感謝TVBS藝文潮獨家報導藝術家劉玹希,帶領觀眾一同探索藝術家如何憑藉艱澀的機械與光電等專業知識,結合天生具有的美感,開創出一條獨特的創作之路。 歡迎點擊以下連結,觀看《謎解劉玹希》的精彩報導! https://news.tvbs.com.tw/life/2625381 劉玹希 (b.1986台灣),2019年受邀大觀藝術空間參展大內藝術節初試啼聲後,迅速嶄露頭角。其後多次參展藝術博覽會,並於2021及2024年舉辦個展,作品廣獲私人藏家收藏。 ...

作為中西文化交匯的中心,各式西方及東方藝術在香港一向是百家爭鳴、兼容並蓄地發展,並緊貼國際潮流脈搏、吸收各方養份,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藝術家。 曙畫廊此次很榮幸與香港知名策展人梁兆基先生合作,共邀集十位來自不同世代的前輩藝術家及新銳創作者,透過他們各自回應香港這座城市的歷史和變化所創作的圖像:私密如對日常經驗所環顧事物的情緒依存,從住宅空間、塑膠帆布到植物花卉等元素;共感如就週遭世界所圍繞景況的群眾記憶,由建築場域、生活情景至娛樂文化等層面,兩者相互依存,彼此錯綜成兼具宏觀視角與微觀風格的香港特寫,冀能藉此窺探香港繪畫創新多元的一面。 ...

璀綻墨華—任敏繪畫中的氣蘊           由古典、具象走入抽象,從中土、美國融匯歐陸,執教於舊金山藝術系的任敏,從事創作至今所展現出活躍能量與前瞻變革的藝術成就,不僅榮獲義大利佛羅倫斯國際現代藝術雙年展的金獎,並為其贏得海內外的高度評價,知名藝術史家沈揆一即稱譽任敏的實驗性作品為中國水墨傳統擴展出全新的潛能。          實際上,任敏起先係以油畫為創作媒材,至2000年後方回歸於中國藝術,這段期間也是其被指出作品已兼具國際水準且成熟化的嶄新階段。本次展覽中的畫作,即是奠基於此而蛻變產生。近似抽象表現主義式的風格,趨近於如康丁斯基所言「自然的內在精神層面」或馬諦斯所聲稱從物體外部形態解放藝術固有真實的範式,代表著創作者於繪畫傳統中所進行對客觀世界形摹的消融。          任敏的繪畫嘗被比擬為「流體」,無論就風格樣貌或發展歷程,皆可見其充滿動勢且不拘於常象—既是風格上的「溢態」,亦是跨界的「越形」。其作品雖以抽象為形式,卻非純粹立基於西方,藉由滴漏、飛濺和噴灑等技巧,呈現出彷若是中國畫論所述「畫意不畫形」的境界。是以畫作題名既有如〈甲胄〉、〈銅牆〉、〈寰宇〉等對於實存物體及空間的敘述,亦有如〈游逸〉、〈流年〉、〈幽微〉等探索不可視狀態的描繪,皆是精神感知下心觀神會的外化表現。          中國哲學常藉指涉生命能量的「氣」來理解宇宙萬物的能量,畫史中被奉為圭臬的「氣韻生動」亦有異曲同工之妙。任敏透過流動性水墨表現出具有空間性、時間性、音樂性的作品,論者常將之與「氣」相作聯繫,強調其繪畫中潛藏的能量。任敏許多浩瀚磅礴的鴻篇鉅製,在在足以相互印證,甚者,這些畫直接表明係與「對撞與融合」、「聚散」等含義相關。於此狀態下,其畫作顯然並不止於音律性或情態上的「氣韻」,更像是將之化作為內在動能的「氣蘊」,從而迸發出創作者在描述對於時光潛流、生命氣息及意識之境的脈動。          抽象表現主義巨匠傑克遜‧波洛克曾以近似禪宗偈語的口吻說道:「我不害怕改變或者破壞藝術形象,因為繪畫有它自身的生命。我盡力使繪畫的生命力穿透出來。」任敏在其偶發性技巧上承繼著西方現代藝術道路的迴響,同時藉此反芻與革新,探索著自身存在、創作圖像乃至中國繪畫的另一種生命之可能性,此次「墨世繪」的作品,即能明顯展示出其宏偉的企圖心。 ...

臺灣藝壇首位殊榮——恭喜羅展鵬榮獲2023年「美麗奇異藝術獎」不分媒材之全球總大獎!這項國際藝術獎在美國舉行,旨在讚揚再現性視覺藝術領域藝術家的卓越表現。 該獎項包括各種媒材,如平面藝術、雕塑、攝影和數位創作,橫跨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流行超現實主義和低藝術等多種風格。今年,共有 82 個國家的145名參賽者晉級複賽。由於參賽作品的高水準,總決賽的入選人數從往年的15人擴展到20人,以遴選出各個類別的得獎者,以及一位不分類別之總大獎得主。競爭激烈,羅展鵬脫穎而出,實至名歸。 ...

當世界近兩年因疫情而緊縮交流之際,臺灣仍有創作者默默努力進而躍上世界舞臺,並榮獲了國際間各種邀展、典藏及獎項的榮譽。以人物肖像畫聞名的羅展鵬,便是當中所絕不該被忽略掉的一位藝術家,其在近期更獲得日本首間以寫實繪畫作為定位的Hoki美術館(ホキ美術館)典藏,是迄今為止首位、亦是僅此一位臺灣藝術家獲得此殊榮。 Hoki美術館自2010年開館後,即以專注於「寫實繪畫」而聞名海內外,館內典藏囊括早先日本發揚光大的森本草介、中山忠彦、重量級寫實藝術大師野田弘志、留學西班牙的繪畫大師磯江毅,一路到中生代、當代日本年輕藝術家以及其他傑出的歐美藝術家的作品,可說是完整的紀錄了日本寫實繪畫的完整脈絡與歷史。 此次羅展鵬得以被館方青睞購藏,絕非單純的僥倖或偶然。實際上,今年尚未四十歲的羅展鵬,自學生時代便積極不懈地投身於創作之中,其鍥而不捨的努力最終化成纍纍碩果,不僅陸續榮獲國內各種重要藝術競賽首獎的殊榮: 高雄美術獎 (2008)、奇美藝術獎 (2007、2005)、聯邦美術新人獎(2004),近年來亦獲得海外多個大型藝術獎項: ARC收藏獎(2022藝術復興中心,美國)、肖像畫類榮譽獎(2022藝術復興中心,美國)、ARC 最佳人氣獎(2022藝術復興中心,美國),足稱是臺灣藝壇的代表性人物。 即便在疫情爆發的2019-2022年期間,羅展鵬仍不間斷地受邀於紐約、比利時、日本、德國、俄羅斯等地展出,且獲得當地熱烈的迴響。由於在海外作品往往立即售罄,亦讓其展覽邀約始終持續不絕。此次獲得Hoki美術館典藏的原因,正是緣於其畫作在大阪藝術博覽會展出時因精湛技藝所締造出的口碑,讓官方人員進而決定購藏,也促成此段首位臺灣藝術家榮獲Hoki美術館典藏的佳話。 縱使撇開那些亮眼的履歷,單純僅由對作品的觀賞而論,初次見到羅展鵬畫作的人幾乎都會驚艷其傑出的畫藝。由此次被Hoki美術館典藏的作品〈小徑分岔的花園〉中,便可具體從中深刻感受到藝術家爐火純青的功力,也可瞭解到為何其作品屢屢被海內外藝文機構所邀展、典藏。 作為以精微寫實風格而聞名的肖像畫家,在羅展鵬畫筆下尤為觸動觀者的在於人物細節的描繪,特別是畫像皮膚下的青筋、血管幾乎在畫面上呼之欲出,畫面中對於光影幻化及衣飾織理的細膩勾勒,亦讓人為之驚嘆。最為難得的是,其畫作不止於僅如對攝影的寫實仿擬而已,羅展鵬更開創出了專屬於自己的風格與氛圍,作品因此極具強烈的辨識度,也促使他得以在歷來的展覽中脫穎而出,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 羅展鵬的作品以人物肖像畫為主要主題,創作媒材涵蓋油畫與水墨。作品中時常探究時間、歷史與生死虛實的議題,透過具象且細膩的人物肖像畫,以及如折舊、破損、燃燒、污漬等的痕跡,帶給觀者強烈的視覺體驗,藉此將時間、歷史等這類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見的要素並轉化為其獨特的藝術語彙,關懷題材包含改變歷史的名人,與被歷史改變命運的戰爭下的孩子等。 羅展鵬的畫展為其眾多追蹤者所關注的朝聖要事,在受到日本代表性美術館典藏後,亦會於今年十月的「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登場,屆時將首度亮相其從未曝光的2022年最新力作,並在10/20(四)下午四點半、10/23(日)下午兩點舉行近距離的藝術家導覽活動。歡迎各界喜好羅展鵬作品的朋友們,能共襄盛舉、參與臺灣藝壇的年度盛事。 ---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藝術家導覽 10/20(四) PM4:00 10/23(日)PM2:00 羅展鵬小檔案 1983 生於臺灣 主要創作媒材|油畫、水墨、複合媒材 現職 職業藝術家 個展 2020 「被歷史改變的人與改變歷史的人」,大觀藝術空間,臺北,台灣 2017 「墨嵐」,大觀藝術空間,臺北,臺灣 2014 「人間草紙-靈魂的墨漬」,也趣藝廊,臺北 ,臺灣 2013 「黑的邊緣」,也趣藝廊,臺北,臺灣 2009 「草莓族工作室入侵」,也趣藝廊,臺北,臺灣 聯展 2022 Los Angeles Art Show,阿卡迪亞畫廊,紐約,美國 「人鼠之間」Verduyn Gallery,比利時 「裸體 - 人體之謎 / 人體的神秘性」Artglorieux 畫廊(由 Gallery Sumire 策展),東京,日本 「一個世界」Gallery, Suchi, 東京,日本 「ART OSAKA 2022 」,Gallery Suchi 畫廊,東京,日本 “SPÄTSOMMER 夏末“ 聯展 GALERIE BENJAMIN ECK, 慕尼黑 , 德國 典藏 ホキ美術館Hoki Museum,Hoki,日本 美國洛杉磯ESMoA當代美術館,洛杉磯,美國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奇美博物館,臺南,臺灣 聯邦銀行,台北,台灣 獲獎 2020 ARC收藏獎 |藝術復興中心,美國 肖像畫類榮譽獎 |藝術復興中心,美國 ARC 最佳人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