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西文化交匯的中心,各式西方及東方藝術在香港一向是百家爭鳴、兼容並蓄地發展,並緊貼國際潮流脈搏、吸收各方養份,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藝術家。 曙畫廊此次很榮幸與香港知名策展人梁兆基先生合作,共邀集十位來自不同世代的前輩藝術家及新銳創作者,透過他們各自回應香港這座城市的歷史和變化所創作的圖像:私密如對日常經驗所環顧事物的情緒依存,從住宅空間、塑膠帆布到植物花卉等元素;共感如就週遭世界所圍繞景況的群眾記憶,由建築場域、生活情景至娛樂文化等層面,兩者相互依存,彼此錯綜成兼具宏觀視角與微觀風格的香港特寫,冀能藉此窺探香港繪畫創新多元的一面。 ...

璀綻墨華—任敏繪畫中的氣蘊           由古典、具象走入抽象,從中土、美國融匯歐陸,執教於舊金山藝術系的任敏,從事創作至今所展現出活躍能量與前瞻變革的藝術成就,不僅榮獲義大利佛羅倫斯國際現代藝術雙年展的金獎,並為其贏得海內外的高度評價,知名藝術史家沈揆一即稱譽任敏的實驗性作品為中國水墨傳統擴展出全新的潛能。          實際上,任敏起先係以油畫為創作媒材,至2000年後方回歸於中國藝術,這段期間也是其被指出作品已兼具國際水準且成熟化的嶄新階段。本次展覽中的畫作,即是奠基於此而蛻變產生。近似抽象表現主義式的風格,趨近於如康丁斯基所言「自然的內在精神層面」或馬諦斯所聲稱從物體外部形態解放藝術固有真實的範式,代表著創作者於繪畫傳統中所進行對客觀世界形摹的消融。          任敏的繪畫嘗被比擬為「流體」,無論就風格樣貌或發展歷程,皆可見其充滿動勢且不拘於常象—既是風格上的「溢態」,亦是跨界的「越形」。其作品雖以抽象為形式,卻非純粹立基於西方,藉由滴漏、飛濺和噴灑等技巧,呈現出彷若是中國畫論所述「畫意不畫形」的境界。是以畫作題名既有如〈甲胄〉、〈銅牆〉、〈寰宇〉等對於實存物體及空間的敘述,亦有如〈游逸〉、〈流年〉、〈幽微〉等探索不可視狀態的描繪,皆是精神感知下心觀神會的外化表現。          中國哲學常藉指涉生命能量的「氣」來理解宇宙萬物的能量,畫史中被奉為圭臬的「氣韻生動」亦有異曲同工之妙。任敏透過流動性水墨表現出具有空間性、時間性、音樂性的作品,論者常將之與「氣」相作聯繫,強調其繪畫中潛藏的能量。任敏許多浩瀚磅礴的鴻篇鉅製,在在足以相互印證,甚者,這些畫直接表明係與「對撞與融合」、「聚散」等含義相關。於此狀態下,其畫作顯然並不止於音律性或情態上的「氣韻」,更像是將之化作為內在動能的「氣蘊」,從而迸發出創作者在描述對於時光潛流、生命氣息及意識之境的脈動。          抽象表現主義巨匠傑克遜‧波洛克曾以近似禪宗偈語的口吻說道:「我不害怕改變或者破壞藝術形象,因為繪畫有它自身的生命。我盡力使繪畫的生命力穿透出來。」任敏在其偶發性技巧上承繼著西方現代藝術道路的迴響,同時藉此反芻與革新,探索著自身存在、創作圖像乃至中國繪畫的另一種生命之可能性,此次「墨世繪」的作品,即能明顯展示出其宏偉的企圖心。 ...

歷史微音下的幽隱罅隙 彭斯、羅展鵬雙個展   「記憶與歷史混雜而並存,兩者宛如聽寫時的說話者與書寫者。」 ——皮耶.諾哈(Pierre Nora),《記憶所繫之處》   作為普遍為大眾所理解、接受的「歷史」,過往向來指涉於專屬官方的國族書寫,但亦屢屢成為掩蓋異聲的主流論調。受近代傳播媒體科技發展之賜,集體記憶的紛陳,促使昔日居於邊緣地位那些脫離群體論述的個人性歷史因此得以展現,成為另番盛況的當代風景。有別於著重在追溯事物的真實存在與否,此新興角度更聚焦於實際、直接且切身相關的「記憶所繫之處」,藉以將某些幽隱罅隙中的凋零象徵,將之重新喚醒、復甦,轉生為繼續活存的歷史。 此次「歷史的微音」雙個展,藝術家便藉由對於歷史與記憶的探索,呈現出各自的獨特面貌。其所展示的不僅僅是歷史的重建或再現,透過畫作中的圖像,更是試圖勾勒出對記憶的建立與傳承。出生於一九八○年代後的彭斯與羅展鵬,均為求學之際就以出眾繪畫作品大放異彩並廣受藝壇矚目的創作者,皆歷經著政治轉向開放、解嚴的成長環境,由歷來創作中不難窺見兩人對於國族主體與意識認同的關切。其後,隨著境遇改變,近來作品則越趨成熟與內斂,聲雖幽微、意卻深遠。 細究其竟,二者均以爐火純青的寫實功力聞名,但又各見風格。彭斯承襲自富有中國文人氣息的韻味傳統,作品如洪流切片中擷取既具古味兼饒有現代意涵的一面;羅展鵬則直面宗教與政治的文化現實,圖像似浮世剖面般精準畫下世代精神的意識與實相。展覽名為「微音」,突顯出創作者對於歷史的細膩關注,方能見得兩人看似影霧飄渺的顯影中,仍潛藏著充沛的感懷。 獲得藝評界「西方中國化」、「傳統現代化」高度褒譽的彭斯,其山水景致多為杳無人跡的被遺忘所在,風格融攝了邊塞的雄渾與田園的靜謐,在繪畫上追求卻為先秦魏晉的天真自然與元明清文人的深刻內省。無論是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抑或是繪畫的感時美學,彭斯畫面中遺世絕俗的寂寥感、蒼疏荒茫的情境等元素,不僅富含著對生命的思考與對歷史的感悟,更標誌出其極顯張力且具識別性的風格。 近來接連受邀於各國展覽的羅展鵬,則多聚焦於人物肖像,其創作軸心從世代轉向歷史,並關注那些如「被歷史改變的人」的匿名主體,突出對自身認同、宗教信仰與文化精神的感同見證,以此探究時間、生死與虛實等議題,同時憑藉高超技藝將顏料媒材熔為時間刻痕,尋求油畫形式的多方可能性,化作對於歷史的觀看、記憶與洞察,創造出專屬於自身的鮮明辨識度。 正是透過兩位藝術家創作所展現的「記憶所繫之處」,突顯出人物的所處與主體的幽微之音——那些關於存在與流逝、須臾與永恆的纏繞歷史,看似渺小而幾乎為人所淡忘的細節及隱密的罅隙,進而建立起另種促使觀者直面、感受的圖像共鳴。 ...